郧西县,位于湖北省西北部,秦岭南麓,汉江中上游。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如画,被誉为“鄂西明珠”。自古以来,郧西县就是文人墨客竞相吟咏之地,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片神奇的土地,探寻郧西县的山水画卷。
一、山水之美,醉人心脾
郧西县地处秦岭南麓,地势北高南低,山峦起伏,峰回路转。境内有九华山、观音山、南河国家森林公园等众多名山胜水。其中,九华山以奇特的山峰、丰富的植被、清澈的溪流而闻名。山间古树参天,古藤缠绕,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据《郧西县志》记载:“九华山,古称九子山,因九峰并列,形似九子而得名。”这里的山峰形态各异,有如龙腾虎跃、有如凤凰展翅,令人叹为观止。站在山顶,极目远眺,只见群山起伏,云雾缭绕,宛如一幅泼墨山水画。
观音山位于郧西县西北部,是佛教胜地之一。山中有一座千年古寺——观音寺,香火旺盛。寺内有一尊观音菩萨像,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每年农历二月十九观音菩萨诞辰,都有成千上万的信众前来朝拜。
二、人文之韵,源远流长
郧西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曾是古郧国、古均州之地,留下了许多历史遗迹和民间传说。其中,古均州古城遗址、古均州博物馆等,见证了郧西县悠久的历史。
古均州古城遗址位于郧西县城关镇,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史料记载,古均州始建于东汉,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古城遗址现存有城墙、城门、护城河等遗迹,是研究古代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古均州博物馆位于郧西县城,馆藏丰富,有石斧、石刀、青铜器、陶瓷等文物。其中,东汉青瓷龙纹罐、唐代鎏金佛像等,均为国家一级文物。这些文物见证了郧西县历史的变迁,也展示了郧西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三、民俗之趣,独具特色
郧西县民俗文化丰富多彩,独具特色。其中,山歌、竹马、花鼓、傩戏等民间艺术,被誉为“鄂西民俗三绝”。
山歌是郧西县的特色之一,源于秦巴山区,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山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抒情山歌,又有劳动山歌、爱情山歌等。山歌在郧西县的田间地头、山间小路随处可见,成为人们抒发情感、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
竹马是一种民间舞蹈,起源于宋代。表演时,演员们手持竹马,边舞边唱,生动活泼。竹马舞在郧西县广为流传,成为当地民俗文化的一大亮点。
花鼓是一种打击乐,起源于明代。演奏时,鼓手们身着彩衣,手持花鼓,边击鼓边跳舞,欢快热烈。花鼓在郧西县的喜庆场合、民间节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傩戏是一种古老的戏曲艺术,起源于秦汉,盛行于明清。傩戏在郧西县有着悠久的历史,至今仍保留着许多传统剧目。傩戏在表演过程中,演员们头戴面具,身披道袍,动作夸张,富有神秘色彩。
郧西县是一处自然与人文完美交融的胜地。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壮丽的山水画卷,感受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体验到独特的民俗风情。走进郧西县,就是走进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