捎近村,一个被时光遗忘的角落,隐藏在浙江绍兴的山水之间。这里有着古朴的民居、悠长的石板路,以及错落有致的古建筑,宛如一幅水墨画卷。走进捎近村,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繁华的古村落

一、捎近村的历史底蕴

探寻捎近村的古韵风情_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  第1张

捎近村,原名“桥亭村”,因村口有一座古老的石桥而得名。据史料记载,捎近村的历史可追溯到南宋时期,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捎近村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被誉为“江南第一古村落”。

探寻捎近村的古韵风情_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  第2张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二、古朴的民居建筑

走进捎近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保存完好的古民居。这些民居多为明清时期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百岁厅”、“大夫第”、“四知堂”等。

“百岁厅”建于明代,是捎近村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厅堂宽敞明亮,梁柱雕刻精美,飞檐翘角,古朴典雅。据传,这座厅堂曾有一位百岁老人居住,因此得名“百岁厅”。

“大夫第”则是一座典型的明清时期官宅,建筑规模宏大,布局严谨。宅内设有花园、戏台、书房等,功能齐全。大夫第的主人曾是一位清朝的官员,因此得名。

“四知堂”是一座具有江南特色的园林式建筑,始建于明代。园内亭台楼阁,曲径通幽,古树参天,环境幽雅。四知堂的名字来源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四知堂上草,三径就荒凉”,寓意着这里曾经是一个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

三、悠长的石板路

捎近村的石板路,是连接古村落与外界的重要通道。这些石板路历经沧桑,见证了捎近村的发展历程。走在石板路上,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感受到古村落的魅力。

四、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捎近村不仅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还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剪纸、木雕、竹编、刺绣等传统技艺,都是捎近村的瑰宝。

剪纸,是捎近村的传统民间艺术之一。这里的剪纸作品题材广泛,形态各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木雕,则是捎近村的另一项传统技艺。这里的木雕作品造型独特,技艺精湛,是研究古代雕刻艺术的重要资料。

捎近村,这个被时光遗忘的角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领略到古村落的韵味。让我们走进捎近村,感受那穿越时空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