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这座位于江西省东北部的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便有“才子之乡”的美誉。在这片充满文化底蕴的土地上,文昌桥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静静地坐落在抚河之上,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
文昌桥,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是一座单孔石拱桥。桥长16.6米,宽4.5米,拱高5米,是江西省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据史料记载,文昌桥原名“文宣桥”,因桥旁有文昌宫而得名。历经千年风雨,文昌桥依然屹立不倒,成为抚州一大名胜古迹。
步入文昌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座古朴的石拱。这座石拱由数十块巨大的石块砌成,石块之间严丝合缝,历经千年风雨,依然坚如磐石。站在桥上,仿佛可以听到历史的脚步声,感受到古人智慧和勤劳的结晶。
桥两侧的石栏雕刻精美,形态各异。有莲花、麒麟、狮子等吉祥图案,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据专家考证,这些石栏雕刻技艺精湛,堪称古代民间艺术的瑰宝。漫步在桥上,犹如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
文昌桥不仅是抚州的交通要道,更是文人墨客挥洒才华的圣地。历代文人墨客纷纷在此留下墨宝,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明代著名文学家汤显祖。汤显祖曾在这里写下《抚州文昌桥记》,对文昌桥的建筑艺术和历史意义进行了高度评价。至今,这篇文章仍被收录在《抚州府志》中,成为研究文昌桥的重要资料。
值得一提的是,文昌桥附近还有一座文昌宫,始建于宋代。文昌宫内供奉着文昌帝君,是古代读书人祈求功名利禄的圣地。每年农历二月,都会有成千上万的学子前来文昌宫祭拜,祈求金榜题名。文昌桥与文昌宫相得益彰,成为抚州文化的一大亮点。
近年来,抚州市政府对文昌桥进行了全面修复和保护。修复过程中,严格按照古建筑工艺进行,力求还原历史原貌。如今,文昌桥已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站在文昌桥上,眺望远方,抚河如练,两岸绿树成荫,古桥与美景相映成趣,让人陶醉其中。这里不仅是一处旅游景点,更是一座历史文化的丰碑,见证了抚州千年沧桑巨变。
文昌桥作为抚州的一张文化名片,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它不仅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让我们走进文昌桥,感受历史的魅力,领略古人的智慧,共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