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豪门世家的生活有多精致奢侈
说到这类“豪门奢靡桥段”,后人津津乐道的,常以魏晋门阀贵族家的“炫富事”。但放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明代,明朝士大夫的奢侈景象,却更见光怪陆离。其中至今发人深省的,当属以下几桩。
1,明朝版的“高官宴会”
说起明代豪门的“精致奢侈”,大明朝高官们的宴会,就非常有竞争力。明末混迹官宦圈的欧洲传教士利玛窦,参加了许多高官圈的大宴会,吃得嘴冒油却没忘了记笔记,笔下全是火热场面。
![古代豪门世家的生活有多精致奢侈,旅游产品点评。 第2张 古代豪门世家的生活有多精致奢侈,旅游产品点评。 第2张](http://www.meilici.cn/zb_users/upload/2024/12/20241222164143173485690330096.jpeg)
这场面大得像“修城堡”的官员饭局,利玛窦的笔下记录了好多。在欧洲“中国热”的时代里,把好些欧洲贵族都看得流口水。当然,明朝官员饭局为何如此“大场面”?利玛窦在其《中国札记》里也捎带解释了一句:“开支全部由公家支付”。嗯,就是吃公款。
2,贫穷限制了“贪二代”的想象
明代最“青史留名”的贪官,当属十六世纪中叶的大奸臣严嵩,这位明朝重臣二十年如一日贪污受贿,富有程度名满天下。他的宝贝儿子严世藩,更是喜欢跟别人攀比。本着“我家最有钱”的心态,严世藩曾品评当时天下富豪。以他的得意估算说:唯有家产在五十万两白银以上的家庭,才有资格列入大明朝“巨富”行列。
不过,倘若到了几十年后的明末,诸多明朝士大夫们听到严世藩的这“财富标准”,恐怕就要掩口失笑:单说万历末年的江南地区,吴兴董尚书的家产,就有百万两白银之多,嘉兴项家的财产虽不如董家,但家中古玩市值却高达数百万两。就连洞庭地区的退休祭酒陈瓒,都是“资累百万”。崇祯年间一度官运亨通的巡抚丁魁楚,后来向清军卖身投靠时,一口气拉来了八十四万两黄金。惊得清军一边连连感慨,一边把丁魁楚捆成粽子砍脑袋。严世藩那“五十万两白银是巨富”的财富标准,放在号称“俸禄微薄”的明末,基本都不算有钱人。说起来,只能怪十六世纪的明朝官员太“贫穷”,以至于“贪二代”严世藩的想象力,都被严重限制。
3,天价地租收入
明代士大夫的富庶,就连清朝初年的学者们,有时也连呼羡慕。比如清代无锡学者钱咏,就曾在《登楼杂记》里发出惊呼:前明富家甚多。
有多富?可以看看钱咏笔下,明代“富家”的收入状况。比如无锡的华家,每年仅地租收入,就有四十八万两白银。当地的邹家,田地有三十万亩之多。苏州的钱家,每年地租更高达九十七万两白银。而以钱咏的感慨说,就这几户“土豪”,放在江南当地,还只是算豪门中的普通水平,谈不上最有钱。
换句话说,江南当地随便几家“豪门”的地租收入,就可以羞杀千里之外的大明朝户部国库。为什么经济发达的晚明,国家财政却穷得叮当响——都落入了这帮人的腰包。4,超级大宅院
士大夫们如此有钱,不享受一把当然说不过去,明末最流行的烧钱享受,就是盖豪华宅院。
盖宅院这事,放在明初就是高压线,官员们乱占地乱盖,抓住就是生命危险。而放在明末时,却是严重烧钱。苏州当地置办一座假山,买假山就常要数百两白银,雕琢假山花费就有上千两白银。可对于当地“豪门”们来说,这都不是事儿,明初的“高压线”早没影。烧钱?有的是钱,可劲烧!
所以明末的士大夫宅院,特别是苏松地区,家家都是恐怖阵仗,全是拼命的占地挖河,造出无比精致考究的园林住宅。比如前面说到的退休祭酒陈瓒,他的住宅号称“拟于宫殿”,完全照着王府标准来,整个宅子占地上百亩,比北方藩王的府邸还气派。而且就为了找一块三丈高的太湖石,他居然砸钱雇人,在太湖筑坝排水,把波涛汹涌的太湖水排到见底,动用数百辆大车把巨石拉回家。明代的士大夫,不单跟皇帝顶牛,讲大道理时任性,过起自家生活,也是这么有钱任性!
这个时候,却也是晚明内忧外患的年头,饿殍遍野的大明朝,也就在这样的“有钱任性”士风里,越发没救。崇祯临终前那句“诸臣误我”,参考这几样“精致奢侈”的士大夫生活,就可见何等实在。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世家”二字最早出自《孟子·滕文公》,指门第高贵、世代为官的人家。另一种解释即世世代代相沿的大姓氏大家族。
最早的世家如春秋时期的晋国六卿:晋国赵氏、晋国韩氏、晋国魏氏、晋国智氏、晋国范氏、中行氏。其中韩赵魏最终打败智氏,三分晋国,入选《史记》世家之列。魏晋隋唐之际的世家有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弘农杨氏、太原温氏、太原王氏、琅琊王氏、谢郡王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著名的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乌衣巷》中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中的“王谢”指的就是六朝时琅琊王导、陈郡谢安。古代世家除了家财万贯外,最值得称赞的是家学源远流长。古代豪门世家以累世为官、声望显赫、经学传家为特征的名门望族,所以现代的富豪、有钱人等是比不上古代的。
乌衣巷
魏晋时期的豪门世家,衣食住行按照当时的社会绝对是贵族级别了。
比如晋武帝司马炎到女婿王济家做客,对一道叫“烝㹠”的菜赞叹不已,“㹠”又写作“豚”,即小猪。王济得意地揭开谜底,原来小猪是用人奶喂大的。此即《世说新语·汰侈》中所说,“烝㹠肥美,异于常味。帝怪而问之。答曰:‘以人乳饮㹠。’”可见古代贵族的人乳宴多么奢侈精致!不止王济,何曾去皇宫吃饭都是自带美食,当时的发酵能力有限,皇帝也只能将就着吃死馒头疙瘩,但是他何曾却一定要吃开花馒头,他在饮食上的开支达到每天一万钱。 说完吃,再讲讲住,晋朝石崇“家产丰积,室宇宏丽”,拥有超豪华的房屋,并以绫罗绣锦垂挂,用黄金、翠玉装饰,“丝竹尽当时之选,庖膳穷水陆之珍”。还与当时贵戚王恺、羊琇之人以奢靡斗富,王恺用紫丝布步障四十里,石崇用锦步障五十里,“崇涂屋以椒,恺用赤石脂。”这大概是中国最早的豪华别墅了!再来说说古代贵族服饰,以风气开放的唐朝为例,唐朝皇室和贵族引领起一波一波的流行高潮,安乐公主堪称当时时装界的潮流女皇,她有一条百鸟羽毛织成的裙子,“正视为一色,傍视为一色,日中为一色,影中为一色。而百鸟之状皆见”,很快引起官家女子的钦羡,命人上山捕漂亮的鸟,一时之间山林里奇禽异鸟被捕得快要绝迹。永乐公主专门有一个种植各种香花香料的花圃,用来制作各种胭脂香料,作为胭脂DIY爱好者,永乐公主像她姑姑安乐公主一样很快地把这个自制胭脂辐射到民间,是不是有种现代明星效应的感觉?古代大户人家的女子多居深闺,闲的无聊时怎么办?也就只能和自己姐妹们做做各种胭脂、香料和女红,不过很可惜的是,她们只能自己在闺阁内打扮,不能为外人欣赏她们的美了。
(唐)周昉 簪花仕女图
明朝大学士张居正生活也很讲究。
作为皇帝最尊敬和信赖的老师,他相当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每天早晚会擦拭香膏,衣服每天都会更换,最夸张的是曾经在接待一位客人时,换了四套衣服!不过最引人瞩目的当属他乘坐的轿子,全部纯人工打造,需要32人抬行。从材料到动力到各类配置真是豪华,还分会客室和卧室,轿内配有两仆人焚香挥扇,还配有卫生间,多么人性化的设计!另外还有轿子两旁的观景走廊,以保证张大人在工作之余还有闲情雅致吟诗作赋。跟张大人的豪华官轿,现在加长版的奔驰、宝马、劳斯莱斯和林肯,这些都得靠边站吧!
张居正的“超豪华版官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