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三星NX1000怎么样
我试了NX1000的真机,可能因为我以前用三星的卡片,所以觉得NX1000顺手多了,照片在液晶屏上显示的也很不错,三星相机的优势之一就是液晶屏,NX1000从像素对比度色彩饱和度都高,而且CMOS用的是APS-C的画幅, wifi功能也很实用,能及时上传照片到微博上,非常方便~现在买NX系列相机还送一张国内城市的往返机票,可以带上相机旅行了~三星官网上有具体的信息。
我试了NX1000的真机,可能因为我以前用三星的卡片,所以觉得NX1000顺手多了,照片在液晶屏上显示的也很不错,三星相机的优势之一就是液晶屏,NX1000从像素对比度色彩饱和度都高,而且CMOS用的是APS-C的画幅, wifi功能也很实用,能及时上传照片...
江苏省900多公里的海岸线,为何没有天然良港和黄金旅游海岸
江苏是我国东部地区的沿海省份,但相比其它沿海省份,江苏似乎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海港,其实连云港的算一个深水良港,但连云港北部有青岛日照,南部有上海,宁波等大型港口竞争,因此它的港口经济发展比较一般,吞吐量不高。
![请问三星NX1000怎么样,旅游900句典。 第2张 请问三星NX1000怎么样,旅游900句典。 第2张](http://www.meilici.cn/zb_users/upload/2024/12/20241214102101173414286185883.jpeg)
其实除了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也是沿海城市,它们也没有发展出大型港口,这就导致江苏没有什么著名的海港。
江苏之所以没有深水良港,与江苏省海岸线的形成格局,地势地貌有很大关系。就地形地貌方面江苏省大部分地区都是平原,海拔高度大都低于200米,从平原直接过渡到海岸线,落差非常低,所以很难形成深水良港。而其它沿海省份,基本上山东丘陵居多,与海岸线之间有比较高的落差,容易形成天然良港。
第二,其实历史上黄河和长江的入海口都在江苏境内,其中黄河的入海口位于江苏淮安东部,而长江最早的入海口位于江苏的扬州地区,所以长江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形成泥质滩涂,经过成百上千年的冲击最终形成当前的江苏,所以江苏很少有天然良港。
江苏省900公里的海岸线,为何没有天然良港和黄金旅游海岸?人们说,江苏有海无港,江苏拥有954公里漫长的海岸线,却是沿海中唯一没有大型海港城市的省份。
1、天然良港的形成,要求泊位水深、航道水深的条件,以及基岩海岸的支撑。
江苏海岸不具备形成天然良港的条件。江苏大部分地区属于平原,最早连云港一带是黄河入海口,连云港以南是淮河以及长江入海口,区域大部分为黄河、淮河、长江泥沙堆积的平地,海拔底,海岸多为淤泥质海岸。不适宜建优良质海港。
相比邻省山东、浙江、辽宁、福建、两广等省基岩海岸多,特别是中生代发生了一次环太平洋运动(我国称之为燕山运动),岩浆发生了多次侵入活动,形成了以花岗岩为主的基岩海岸,这在江苏相邻的省份浙江、山东尤为突出。这些花岗岩构成的海岸,致密坚硬,只要我们清理航道,沿岸深挖就会形成优质港口,如浙江宁波、舟山、温州、台州港,山东烟台、青岛等港口。
2、同样的原因,江苏没有黄金旅游海岸。
黄金旅游海岸,需具备优质沙滩、海洋、阳光等资源。而优质沙滩的形成,需要有长期被冲刷的基岩破碎、磨圆、撞击等,最后形成颗粒大小不一的沙粒,并在岸流的作用下,搬运至其他地方,形成沿岸的沙滩。而江苏沿海岸多泥质沙滩,含泥量较大,带粘性,形不成黄金旅游海岸。
所以说,江苏虽然有海,却形不成天然良港和黄金旅游海岸。但这并不影响江苏成为全国GDP产值仅次于广东的第二强省,且自古以来是全国的商业发达的地区之一。不得不为江苏人商业经济发展的创新和传统优势点赞。
因为江苏海岸线太平直,长度只有953.9公里,不到浙江的二分之一,不到山东的三分之一,不到广东的四分之一。且多为淤泥质海岸,滩涂广布,近海浑浊,不利于建造海港和发展旅游业。
翻开中国地形图,你会发现我国的海岸线有个特点,就是以杭州湾为界,以北的海岸线,除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以外,其余海岸比较平缓,多为平原海岸。而以南的海岸线比较曲折,多为山地丘陵海岸。
平原海岸又称沙岸,由巨厚而松散的沉积物组成,海岸线平直、单调,岸上地势平坦,多沙洲浅滩,缺乏天然良港和岛屿。
山地丘陵海岸又称岩岸,组成物质为基岩,在地质构造影响下形成,海岸线曲折而水深,适合作港口。海蚀地貌发育,多自然奇景,适合发展旅游业。
江苏省位于杭州湾以北,其海岸就是典型的平原海岸,平直、多滩涂、少岛屿。除了北部连云港有几十公里的基岩海岸和砂质海岸外,其余93%都是粉砂淤泥质海岸,甚至有一条连续长约300公里的淤泥质自然海岸,占江苏海岸线的三分之一。
江苏省大部分位于苏北-南黄海盆地区,为沉积充填区,地貌以冲积地貌为主,数千年来黄河和淮河等水系带来的大量泥沙淤平了江苏的海岸线,并让海岸向外延伸数百公里,增加了数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让古时候的一些沿海城市变成了内陆城市。
泥沙淤积在海岸边形成大面积的滩涂,这些滩涂非常肥沃,物种丰富,适合晒盐、发展养殖业和建设保护区,但是颜值实在太低,坑坑洼洼的,到处都是稀泥,而且把近岸的海水也染得浑浊不堪,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
中国滩涂总面积208万公顷(不包括GAT),而江苏就有51万公顷,占了全国的四分之一。滩涂就是正在成长的陆地,相当于大自然在填海造陆。
江苏虽然缺乏优良海港,但依托长江、京杭大运河以及全省密布的水网,建立起发达的内河航运体系,苏州港(包括太仓、常熟和张家港)是全省最大的港口,也是中国内河航运第一大港。截至2017年底江苏共有内河航道总里程24366公里,约占全国航道总里程的五分之一,航道密度为24.2公里/百平方公里,居全国之首。2017年全省港口货物吞吐量25.7亿吨,位居全国第一。
江苏省是我们的一个沿海省份,拥有954公里漫长的海岸线,但是却只有南通、连云港、盐城3个沿海城市,与广东、山东等全国最发达的省份相比,江苏虽然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二,介于广东和山东之间,但在这三个省份中,却是唯一一个没有大型海港城市的省份。人们常说“江苏有海无港”也就是基于这个原因,同样,江苏也没有天然条件好的黄金旅游海岸,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要建设优质的海港,不但需要考虑泊位水深、航道水深、有利于避风、交通便利之外,更要考虑地质条件。我们在看地图的时候,可以发现,与其它沿海省份相比,江苏的海岸线十分的平滑笔直。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泥沙的冲刷和堆积,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黄河和淮河两大河流多次改道,带来了大量的泥沙在入海口处堆积,而且从黄河中下游区域的地势变化来看,江苏的地势最低,因此黄河的入海区域,在历史上自然就有从江苏入海的倾向。黄河历史上的多次改道,将大量泥沙“倾倒”在入海口,不但形成了黄河三角洲,而且最近2000年的时间,江苏的沿海区域也在不断地向黄海推进,而且这种推进基本上均匀的,逐渐填满了以前弯曲的海湾,形成了现在的这种比较平滑的滩涂地貌。
另外,这种以淤积泥沙为主的滩涂地貌,想要保持稳定,还与沿岸海洋水流方向有密切关系,受日本和朝鲜半岛的影响,江苏附近的海域处于二者合围的“半内海”区域,强度比较大的风浪较小,因此黄河、淮河携带下来的沉积泥沙,不容易因海水的冲刷而挟裹进大海,因此比较稳定,长期沉积下来之后就逐渐固定下来。
在这样的淤积泥沙的地貌条件下,无论是地基的稳定性,还是海水的深度,都不具备建设大型港口的条件。同时,这种淤积泥沙,杂质较多,粘性较高,不像其它著名旅游海岸那种沙质纯净、粗细相宜的特点,因此体验感较差,当然也不具备成为黄金旅游海岸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