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采摘旅游相结合的农业是什么农业
与采摘旅游相结合的农业是休闲农业。因为:
1、生态观光农业采摘园属于休闲行业。
2、作为农业的休闲实体,农业观光园既要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又要给游客提供餐饮、住宿、游玩、服务等休闲的需求,具有生产、生态、生活服务、科普教育和社会等多功能。
![与采摘旅游相结合的农业是什么农业,农业旅游特点有哪些。 第2张 与采摘旅游相结合的农业是什么农业,农业旅游特点有哪些。 第2张](http://www.meilici.cn/zb_users/upload/2024/12/20241218111435173449167529236.jpeg)
我国国内旅游市场的特点
入境旅游市场的属性构成分为三部分,其份额以港澳同胞最大,外国人次之,台湾同胞再次之,但结构随时代发展而变化。
2.
海外入境旅游市场的洲籍构成。 以亚洲为主体,欧洲和美洲为两翼,非洲的旅游市场份额最小。
3.
入境旅游市场的国别构成以洲内国家和欧美经济发达国家为主,洲内国家最多,其次是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发展旅游农业,怎样才能因地制宜发挥自身>上风/h2>
党的十九大以来,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目的就是要着力推进“环境优美,农民增收,宜居宜游,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的总基调。也是和脱贫攻坚,农民实现富裕,最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我国始终还是农业大国,农业仍然是第一大产业,是支柱产业。在实施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要突出重点,重点以“旅游+农业”为发展大方向,以生态建设为发展理念,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实现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变,旅游农业向经济农业转变。要加强顶层设计和基层实践,建立领导小组,通过实地调研走访,充分摸清乡村底数,发掘有基础有发展前景的好产业好项目,并因地制宜,深入研究,精心设计和研判符合当地的旅游产业政策和措施,加强科学引导,政策和资金的扶持。重点扶持一批,示范一批,改造提升一批。招引一批有投资意向的好的投资者,发挥社会资本力量,引导发展农业为主导方向,以大棚种植,采摘观光,休闲旅游为重点发展方向。通过培训、技能新授等方式培育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农艺能手,实现专人做专事,达到农民增收致富的良好局面。
一言以蔽之,就是政府扶持引导,农民主体参与,社会资本投资,结合地域实际挖掘和发展旅游农业,最终打造宜居宜游的观光采摘休闲的现代旅游农业,实现生态优美、乡风文朴、农民增收、治理有效的美丽乡村。
全国各地各具特色农业发展,因为各自的市场定位而千差万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所以农业引擎根据本人在各地考察及农业规划经验来看,做旅游农业、休闲农业,要发挥出来自身特色就要从自身条件到个性化的市场需求进行研究,做好定位是关键。
定位至少包括两层意思:
一是对自身条件的认识,能够知道自己有哪些资源,有什么条件,能够有哪些可以利用的优势条件;
二是对市场的需求变化及与自身条件的匹配性,进而来做出有利于发展的策划方案。
比如有些地方的经济条件比较好,市场消费潜力比较大,就可以针对这样的市场及细分人群来设计出相关的高档次项目,满足这些需求。
不能认为做一个旅游项目,既要满足老人又要照顾小朋友群体还要解决年轻伴侣的需求,这种一锅烩的思路,在现在个性化需求逐渐比较强的阶段,会在初期阶段做的没有任何竞争力。
先以个性化的强需求,满足一定的市场群体,做出特色,然后有基础之后再伺机扩大特色延伸,是一个成功概率更的策略。
>>>持续抒写超20万字的三农原创答主——【农业引擎agrisky】 欢迎关注,互动交流; 有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返乡下乡创业项目、农业农村发展规划、休闲农场建设运营等相关方面的问题,可以给我留言或者在下面评论。
体验农业>包罗/h2>
1、种植体验
种植体验,就是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过程中进行种植劳动,获取种植知识,体验种植生活的一种休闲旅游方式。例如,水稻犁田插秧、果树嫁接移栽、花卉造型做盆景、蔬菜苗移栽和培管等等就是种植体验。通过这些劳动体验,能让游客获得相关农事知识、体验农事生活、休闲旅游开心。
2、养殖体验
养殖体验,就是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畜禽、水产等养殖过程中进行养殖劳动,与动物互动、捕捉活动等。例如,给鹅、兔子、小牛喂草,还有捡鸡蛋、捉鱼、撒网、捉泥鳅、捉鸡等。通过这些活动体验,能让游客获得养殖知识、体验养殖生活、休闲旅游开心。
3、加工体验
主要指农副土特产品,乡村作坊、乡村手工艺等的加工活动。其加工包括初级加工、浅层加工,如将稻谷碾成米,将米磨成米粉和米浆,将鲜茶加工成绿茶、红茶等。还有精深加工,如将稻谷加工成谷酒,将大米加工成米酒、米线,将米粉加工成年糕、汤圆等。游客通过参与加工实践,可以获取加工知识,体验加工生活。
4、生产体验
生产体验,主要指的则是通过在农田中进行中耕、播种、除草、施肥、灌水、防虫、治病等生产劳动体验,获取农田生产知识,体验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例如,水稻、小麦、玉米、蔬菜、水果等播种、移栽、除草、施肥、灌水、防虫、治病等农田管理既是一种生产劳动,也是一种生产体验,还是一种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