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昌附近有哪些地方好玩的呢
1:赛荷园
赛荷园项目总投资约2.2亿元,占地面积约6000亩,是集生态农业示范、乡村旅游观光、农旅融合等为一体的新型农业综合体。赛荷园整体空间布局设计为一轴一环三区,以莲藕、精品荷花、水果籽莲、台湾九品香水莲花种植、种苗培育、特种水产养殖为发展方向,拓展农业加工及经营销售,带动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打造以九品莲花茶、荷叶茶、莲子酥、藕粉、藕汁饮品为主的系列产品,建设以“莲、谦”为文化主题的中小学生参观学习教育基地和廉政教育基地,做强产品品牌。
2:螺蛳港新村
螺蛳港新村根据自然和人文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手工业和旅游业。辖区有赛湖农场知青馆、万禾龙象现代农业示范园、蓝莓主题公园等园区。作为3A级乡村旅游点,螺蛳港新村年接待游客10多万人次,连续三年成功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瑞昌活动”,带动销售农副产品500余万元
瓷器口景区和泰宁寺是瑞昌附近两个非常不错的旅游景点。
1. 瓷器口景区位于瑞昌市区西南部,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镇,以其独特的民俗文化和精美的瓷器闻名。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古老的建筑风格,参观各种瓷器展览,还可以品尝到正宗的江西特色美食。
2. 泰宁寺位于瑞昌市的东北部,是一个古老而庄严的佛教寺庙。
这里有古老的寺庙建筑和精美的佛像,给人一种宁静和祥和的感觉。
你可以在这里体验禅修、参与法会,感受佛教文化的独特魅力。
更多好玩的地方等待你的发现,希望你在瑞昌度过愉快的时光!
有摆地摊经历的朋友谈谈感受以及建议吧
我摆过,三天。
那是二十年前,我刚大学毕业,由于是个学渣,所以找不到工作(其实学霸也找不到,因为学校很垃圾),自己着急,家里也着急。
这时候我一个发小说,跟我练摊吧,一天就能挣一百块钱。我大吃一惊,要知道当时正常工资水平是一个月三百,不管吃住。
他是卖菜的,一大早起来,寒风凛冽,带我去菜市场批发点低价批发了一箱毛桃,四十五块钱,我至今记得,然后带我去了一个略微偏僻的小区门口,他有三轮车,车上拉着各种水果。就是说,我的毛桃放在他的车上卖,算是蹭的福利。
我问为啥不去人多的地方,他说街面上有人管,这里没人管。
卖到中午,没人买桃子,偶尔几个问的,也是看看走了。中午从附近面馆一人端了一碗面,眼看到了下午,桃子有蔫了的兆头,他说,得赶紧降价处理,否则都得扔。于是降价,果然有效果,没多久处理掉多半框。算是回了本。剩下的桃子连吃带扔,过了一天。
接着又摆了两天,我就崩溃了,知道自己不是做生意的料。摆摊真的是一门技术活,需要精通心理学营销学面部表情学等多种学问,不是我这种笨人能干的。
术业有专攻。
如果把毕业时的跳蚤市场算上去的话,我应该有有4次摆摊经历。
第一次是在我上初一暑假的时候,天刚亮,我妈从地里摘了一篮子青椒、豆角、瓠子等蔬菜,把睡得正香的我叫起来,让我去镇上把这些菜卖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11岁的我骑着自行车,上坡下坡过桥,到菜市场的时候已经比较晚,只占了市场一个边角落的位置,自然也没什么人光顾我的菜摊。最后,我以极低的价格把菜卖了,挣了4.5元,给自己买了一顶美美的太阳帽回家了。[捂脸]
第二次是上大学时,我和室友去汉正街批发回来一些饼干、方便面等零食,在宿舍开启了我们的“摆摊”之路。起因是我俩在宿舍时被一个上门推销笔和雨伞等杂货的人骗了,压了一堆圆珠笔在手里,后来只得挨个宿舍去推销笔,包括男生宿舍楼。有了经验后就此萌发了做生意的想法。记得那时候我们在508栋每层宿舍的楼梯口贴上“惊爆”、“送货上门”等广告,就这样卖了一学期,除开自己吃的,每人居然也挣了100多。[耶][耶]
第三次是一学长毕业时,我帮他在学校跳蚤市场卖他不要但是其他学弟学妹用得着的东西。记得是在璧珠长廊摆了大半天的摊,卖了70多元钱,最后我俩拿着这个钱在学校门口买了一个西瓜和一份小龙虾,还有鸭脖子等,一起快快乐乐地吃了。
第四次是孩子三四岁的时候,带着他去参加了城市的一个“换货”跳蚤市场,主要是本着节约的理念,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拿着自己不用的东西去和别人换自己需要的东西,我带了些不要的首饰、未开封护肤品、玩具啥的。结果到了现场发现还是有不少人是卖东西的,顿时觉得索然无味。我用一瓶倒膜膏和一个聋哑人换了一套调味罐,儿子用一瓶爽肤水换了隔壁摊位的一幅扑克。我想了想,一瓶爽肤水换一幅扑克太划不来了,又去给换回来了[捂脸]。
有人可能觉得拉不下面子去摆地摊,在我看来,只要是合法的劳动,都没什么。现在地摊经济这么火热,我要是有足够的精力,我都想去试一试。我想好了,卖小女生的汉服和发簪等配饰,我可以现场给她们梳古装头发,这也是我的爱好。用自己的兴趣赚钱,多好![机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