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新能源汽车(NEV)凭借其环保、节能、高效的特性,逐渐成为汽车市场的新宠。新能源车在推广应用过程中,亏电冲不进去电的问题却困扰着广大车主。本文将针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新能源车亏电原因
1. 充电设施不足。在我国,充电桩数量不足、分布不均的问题仍然突出。尤其在偏远地区,充电桩更是寥寥无几,导致新能源车在亏电状态下无法充电。
2. 充电速度慢。目前,充电桩充电速度普遍较慢,尤其是慢充充电桩。对于亏电的新能源车,充电时间过长,严重影响车主出行。
3. 充电桩质量参差不齐。市场上存在一些低质量、安全隐患较大的充电桩,导致新能源车在充电过程中出现亏电冲不进去电的现象。
4. 充电协议不兼容。不同品牌的充电桩、充电接口之间存在兼容性问题,使得新能源车在亏电状态下无法充电。
二、新能源车亏电解决方案
1. 加快充电桩建设。政府应加大对充电桩建设的投入,提高充电桩覆盖率,特别是在偏远地区和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地。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充电桩建设,实现充电桩的多元化布局。
2. 提高充电速度。研发和推广快速充电技术,如大功率充电、无线充电等,缩短充电时间,满足新能源车主的出行需求。
3. 加强充电桩质量管理。对充电桩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和监管,确保充电桩的安全性、可靠性,降低新能源车在充电过程中出现亏电问题的风险。
4. 推广充电协议标准化。加强充电接口、充电协议的标准化工作,实现不同品牌新能源车与充电桩的兼容,提高充电效率。
5. 鼓励新能源汽车购买者购买具有高电池容量、长续航里程的车型。这样,在车辆亏电状态下,仍能保证一定的行驶里程,降低亏电风险。
6. 增强新能源车主的应急处理能力。在车辆亏电时,车主可尝试以下方法:
(1)寻找附近充电桩,尽快充电。
(2)联系车辆救援服务,寻求帮助。
(3)使用移动电源、应急启动电源等设备,为车辆提供临时电力支持。
新能源车亏电冲不进去电的问题,是当前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过程中的一大难题。通过加快充电桩建设、提高充电速度、加强充电桩质量管理、推广充电协议标准化、鼓励购买高电池容量车型以及增强车主应急处理能力等措施,有望逐步解决这一问题,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明,张华. 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现状及发展趋势[J]. 电力系统自动化,2018,42(8):1-7.
[2] 王磊,刘洋,陈鹏.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与运营模式研究[J]. 电力需求侧管理,2019,11(2):1-5.
[3] 张伟,李涛,王丽丽. 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及发展趋势[J]. 电机与控制学报,2017,4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