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除了贵阳,还有哪些城市发展不错呢
在贵州:我贵阳、和遵义是贵州的两个核心城市、GDP之和占了贵州的半壁江山、两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均具备完整的工业体系和产业结构、近年来除了贵阳、遵义外、毕节、六盘水、安顺、黔南州(都匀)、黔西南州(兴义)、黔东南州(凯里)、铜仁等兄弟市、州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长足进步、这几年贵州的发展有目其睹、只要抓住机遇、就能夠后来居上、赶上发达地区的发展步伐。
谢谢邀请!贵州是西南地区较落后的省份,但也是西南地区唯一有两城市上榜的百强城市,一个是贵阳、一个遵义。所以遵义(除了贵阳)是最好的城市,也就是贵州第二大城市,也是西南地区第五大城市。2017年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现在的遵义城区常住人口超200万人,下辖红花岗区、汇川区、播州区、南部新区和新蒲新区,特别是新蒲新区的发展日新月异,是省级新区的佼佼者,南部新区正在起步腾飞,潜力很大。高铁时代的到来,遵义的城市发展更具活力。
六盘水,也是一个很不错的城市,荣获过″中国十大社会管理创新城市"、"美丽中国十大生态文明城市"、"中国十佳开发潜力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全国十佳绿色环保标志城市"、"全国老工业基地"、"中国十佳投资环境城市"、"中国最具竞争力城市"等,六盘水还是大家知道的避暑城市,整个六盘水市人均GDP居全省第二位,六盘水曾与遵义有过贵州第二大城市之争。
![贵州除了贵阳,还有哪些城市发展不错呢,紫云旅游区。 第2张 贵州除了贵阳,还有哪些城市发展不错呢,紫云旅游区。 第2张](http://www.meilici.cn/zb_users/upload/2024/12/20241221120942173475418266575.jpeg)
贵州,地处中国西南腹地,世界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和山地旅游大省,境内地势西高东低,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地形都有,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今天我们来看看贵州2018上半年各市GDP排名情况。
Top1贵阳,1648.34亿元,是一座山城,因为在贵山之阳而得名,又称作“林城”,被誉为“高原第二春城”,春城昆明美在热情浓艳,贵阳则美在灵秀洁净。如今贵阳是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也是中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中国避暑之都,年平均气温15.3℃,森林覆盖率为46.5%,有森林公园11个。
Top2遵义,1368.32亿元,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黔渝合作的桥头堡,是西南地区承接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重要交通枢纽,终年温凉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日照充足。遵义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海龙屯、世界自然遗产赤水丹霞,也是中国三大名酒“茅五剑”之一的茅台酒的故乡。
Top3毕节,958.35亿元,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到处都是浓郁的彝族、苗族风情,自然风光优美,成了集避暑、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旅游胜地。毕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历史文化灿烂、资源富集、神奇秀美、三省通衢、红星闪耀的地方。毕节是国家“西电东送”的重要能源基地,矿产资源储量巨大,中国南方古人类文化发祥地,风光景色旖旎,被誉为“洞天湖地、花海鹤乡、避暑天堂”。
贵州排名靠后的城市:
Top8铜仁,451.56亿元,位于贵州高原东部,武陵山区腹地,因其高原山水、曲径通幽的独特魅力,更其在武陵山脉有一座充满神秘色彩而又雄奇伟岸的山峰梵净山而被美誉为“梵天净土、桃源铜仁”。铜仁有有“中国西部名城”之称,面积1.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40.60万,聚居着土家、汉、苗、侗、仡佬等29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0.45%。著名景点有梵净山、石阡温泉、大明边城、苗王城、九龙洞、周逸群故居等。
Top9安顺,375.98亿元,位于贵州省中西部,距贵州省省会贵阳90公里,是世界上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集中地区。安顺素有“中国瀑乡”、“西部之秀”的美誉,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世界喀斯特风光旅游优选地区,全国六大黄金旅游热线之一和贵州西部旅游中心,国家级新区贵安新区的主要组成部分。著名景点有黄果树大瀑布,安顺龙宫,紫云格凸河等。
对于贵州省内各市,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评论。
看了这么多评论实在是忍不下去了,所写一写发表下个人观点,不针对任何地方和地区。我是一名贵州人,每当我看见贵州的新闻我都会去多去看一下,多去了解下,贵州因为地理和历史原因一度是全国倒数的省份,然而近几年贵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这些变化和全国仍有差距,但是这至少证明了我们贵州在奋力赶超在后来者居上全省各地人民都在努力着,因此贵州不管是那个地方有所发展有所进步我都会发自内心的感到高兴,因为贵州人民是一家人,全国人民也是一家人。但是我很搞不懂那些为了抬高自己而贬低他人的形为,搞不懂他们为何这样做,你们这样贬低他人对于你们有何好处?你们还有点集体荣誉感没有?贵阳贵州的省会,西南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贵州发展的领头羊和排头兵,近几年贵阳的变化在全国人民面前大家有目共睹,但是毎当贵阳的发展和报到出来以后,贵州的其他地区就开始不爽,就开始有不同的声音,就开始贬低贵阳而抬高自己。遵义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黔北重镇,近几年也有很大的变化。每当一提到贵阳的发展,遵义人总是有不同声音,总是想贬低贵阳而抬高遵义,搞不懂不理解为何这样做,如果遵义觉得你自己很牛,觉得自已是历史文化名城就目空一切的话那么你完全可以去中央申请把遵义从贵州分离出去单独成立一省让遵义市当省会,如果你觉得历史文化名城有多牛的话,比你牛的历史文化名城多的是,延安,瑞金,等比你牛多了吧,但是你看看人家是怎样的,而你又是怎样的?你遵义想和贵阳比那么我觉得其码至少还有二十年的差距,你想当省会你想当老大,也要量体裁衣看看自己有没有这个实力和能力。事实永远是事实,谁也改变和扭曲不了。遵义醒醒吧,不要目空一切,更不要妄自尊大,实事求是的融入到贵州的发展中来吧,多点集体主义感,少点攀比,多点发展,少点浮夸,多点思考少点抱怨,你是贵州不可缺少的一份子,于荣俱荣我相信贵州任何一个地方的发展对于你来说都是好事,都会给遵义人民带来实惠,不要再继续攀比老老实实的做贵州的一份子吧!
75阅读
谢友邀请。
贵州省下辖6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要想了解和知道贵州省除了贵阳市以外还有哪些发展不错的城市,请看下例一组数字。
贵阳市:2017年生产总值为3537、59亿元。
遵义市:2017年生产总值为2748、59亿元。
毕节市:2017年生产总值为1841、61亿元。
六盘水市:2017年生产总值为1461、7l亿元。
铜仁市:2017年生产总值为969、86亿元。
安顺市:2017年生产总值为802、46亿元。
从以上数字上来着,除了贵阳市外,发展比较好有遵义市和毕节市。为前三名。
遵义市:
位置:黔、川、渝三省市结合部中心城市,是国家旅游示范区。
面积:30762平方公里。
人口:801、83万人。
所辖:3个区、9个县、2个县级市、2个新区。
称号:全国文明、卫生、森林、双拥、园林城市,也是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三大名酒之一的茅台酒的故乡。
名片:红色圣地,醉美遵义。
现己有高速公路611公里,在建有1000公里,占贵州省总量的五分之一的高速公路。有7个客运中心,其中也包括地铁客运站。
另外还有遵义新舟机场和遵义茅台机场。是6个地级市当中唯一有2个机场的地级市。现已成为贵州省的第二大城市,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个人观点,不当之处,请谅解。
河南许昌这个城市怎么样?去许昌好发展吗?求解答
说起许昌能不能好发展,听老朽慢慢的道来:
许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帝尧时期,许昌古称(许),源于尧时,高士许由牧耕此地,洗耳于颖水之滨而得名。
夏朝曾建都阳翟(今许昌禹州市)。许由墓在鄢陵县,是在4500年前建造,为上古贤人许由之墓。
东汉建安元年八月(196年),曹操至东汉京都洛阳迎献帝,迁都许县(今许昌东)汉朝未代都城。魏国魏黄初二年(221年)魏文帝曹丕以(汉亡于许,魏基昌于许)改许县为许昌(建安)。
许昌又称莲城,早在宋代就以荷花闻名天下,许昌现辖:魏都区,建安区,禹州市,长葛市,鄢陵县,襄城县,总面积4996平方公里,人口450万人,2018实现国民生产总值2830.6亿元。
许昌素有花都,钧都,药都,烟叶王国的美誉。
许昌十景为:两院英风,灞陵清风,大鸿秋韵,温泉小镇,文峰耸秀,西湖莲舫,花都集萃,许都揽胜,紫云书韵,钧官古窖。
这样一个大美许昌,发展前景是无限的。前途是光明灿烂的。
南贵新地”是近年来人们对许昌最深刻的印象,许昌在“中原城市群”的浪潮中扬帆起航,后劲十足,正所谓:中原向南,千年魏都,蓄势待发。
随着空中丝绸之路的建立,推进了“郑许一体化”发展,“市域铁路”建设的加速,郑许融合得到推进许昌的发展,更是少不了政策的助力,十年前,东城区就被规划为许昌重点发展区域,十年后,随着许昌市委政府的设立、许昌博物馆的亮相,许昌东站、候机楼的设立,轻轨的建设一系列政府重点规划,同时使得许昌东城区揽尽世间风华。
不建议,我是许昌人但工作在重庆,说实话在哪里发展主要还是看这个城市在消费水平薪资待遇以及城市有没有前途的产业支撑。
首先说消费方面,许昌的物价和消费水平相比重庆还要略高,很意外是吧,但这是事实,举个例子许昌吃烩面重庆有小面,但是一碗小面竟然比烩面便宜,其他面食也是这种情况,要知道重庆地区的面粉是从外面进来的却比小麦主产区便宜,真荒诞;第二许昌的薪资待遇真的不行普遍3K左右,但是房价却出奇的高,文峰路附近去年上半年首付三成需要50W还是高层的;至于有没有可以发展产业,瑞贝卡是发制品厂劳动密集型,如今进军房地产尝到了甜头,主业倒不怎么重视了;许继集团地方国企,下面子有几个子公司,听在里面工作的兄弟说这两年效益不怎么好。
地理位置是很好,但也仅此而已,并没有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好处,因为郑州并没有将有价值的产业分出来,高污染型的企业有进来的迹象,房地产业一枝独秀,郑许一体化说了好多年了至今未实现,即使实现了许昌也分不到一杯羹,最终的结局也会和成都周边城市一样的命运——沦为输血袋,为郑州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