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河南的旅游业怎么样,你最先想到的是河南哪里的旅游景点

针对笔友提出的这个问题,我查阅个各类资料,以及跟同学、朋友进行探讨,得出以下结论,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河南的旅游业仍然非常丰富,我首先想到的是黄河的母亲河——

你觉得河南的旅游业怎么样,你最先想到的是河南哪里的旅游景点,永城 旅游相册图片。  第1张

历史上,河南,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被称为。我们经常听到“中国人的故乡”这句话,我理解它是指中国人的故乡。这块“家乡招牌”本身就是河南旅游业的基石和保证。谁不想回老家看看?此外,由于河南在古代是中原,谁不想骑马,总是在中原?>角逐/p>

说到河南,的旅游业,有10多个国家5A级景区,比我家乡湖南省,的5A级景区还多,相当于我现在生活和工作的广东省,的5A级景区。然而,就历史和名气而言,河南的5A景点一般比广东省的更>著名/p>

如果说黄河是一个风景点,“母亲河”的概念远远高于许多名人大川的历史地位。另一个例子是河南,嵩山和少林寺,许多国际政要都来此吊唁,更不用说中国佛家文化对全世界的深远影响,这是除道教和儒家思想之外无可比拟的。例如,洛阳,龙门,和石窟在中国石窟灿烂的文化瑰宝中有很高的地位,甚至在世界上,它们都是著名的,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你觉得河南的旅游业怎么样,你最先想到的是河南哪里的旅游景点,永城 旅游相册图片。  第2张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除了我提到的河南,的旅游景点之外,还有一些非常重要的著名的山脉和河流。例如,有几个国家级5A级景点依赖于800英里的伏牛山脉,如老君!

河南旅游业近几年发展很快的,河南历史文化厚重,自然山水风光秀丽,河南有18个地级市,每个地级市都独特历史自然风光,咱们从北开始。

最北是安阳市,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安阳是商朝时期帝都,在哪里发现了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及最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还有精忠报国历史大英雄岳父故里岳飞庙,在安阳林州市石板岩乡有着举世闻名太行大峡谷景区,红旗渠景区,记录那代人艰辛和毅力坚持,换来下代人幸福和快乐。安阳是紧挨着是新乡是和鹤壁市。

在新乡大多景点都聚集在辉县市,比如,万仙山,郭亮村,八里沟,秋沟,关山,宝泉,轿顶山,九连山,天界山,它们都攀岩巍巍太行山上,哪里有说不尽故事。景点还有很多中州四大名泉白泉湖,五龙山游乐园,齐王寨,白云寺等等。

在一个山系还有就是河南最具有代表山水风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A景区云台山风景区,云台山风景如画。

一条黄河把河南划分豫北和豫南,安阳,新乡,鹤壁,焦作,濮阳都被称为豫北,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哪里有独特饮食文化,地方人文风情,豫北人民朴实无华,用自己努力换来这幸福生活。


众多资源无力开发>使用/p>

  从旅游资源详情看,河南多项数据都很突出。5A景区数量、世界地质公园数量、国家重点文保单位数量都是第一。说明河南要风光有风光,要人文有人文,旅游资源是相当丰富。

  特别是35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一数量仅次于山西的452处,排名第二,比第三的河北多82处。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和资源指数相比,这三省的运营指数都不算高。这似乎印证了,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和旅游开发存在矛盾,或者还未找到合适的开放方式。

  河南的文物保护单位很多都是遗址,不能说完全没有旅游价值,但需要更大的投入和包装,而且要在确保遗址被妥善保护的前提下进行。显然,河南并不具备这样的财力和能力。

  省内多数地区旅游产业欠发达

  从上边可以看到河南运营不但是五省最末,而且运营指数差了排第四的贵州10分。

  其中人均收入和其他省份差距巨大,这一数据可以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程度的参考。一般数值高,对应省份的旅游产业发展较好,数值低则往往表示旅游产业不发达。

  31省市人均收入的中值是14860元,而河南只有8453.93元,排在倒数第五。

  再看各地区数据,洛阳有龙门石窟人均收入高正常、

  三门峡怎么会这么高?有知道的没有?

  到许昌都还正常,南阳发展旅游不是挺积极的,还和湖北那边争夺卧龙茅庐的原产地么?为什么只有这么低的人均收入?

  再往下就有些零碎得不像话了,最后的商丘旅游方面的人均收入仅仅468元。

  贵阳旅游人均收入超过5万元,贵州全省旅游人均收入没有低于1万元的地区。

  江西除了一个赣州旅游人均收入5984元之外,次低的抚州也达到了12008元。

  如果设置1万元为及格线的话,河南17地市,旅游人均收入及格的只有5个。

  基础设施欠缺,旅游资源闲置

  省内人口众多,本来是河南发展旅游的一大优势,特别是在当前周边游,周末短途游高速成长的阶段。但是,河南大多数地区周边游显然并未发展起来。

  除了拥有全国知名的旅游资源,景区发展和影响力都需要有一个由周边到省内,再突破省域的过程。

  而在河南,大量旅游资源,连萌芽的基础都不具备,这也是其大量资源却没有利用的原因吧。

  看住宿配套的情况,很难相信这是一个人口过亿的大省的住宿现状。

  郑州、洛阳、开封都还说得过去,但后面那些都怎么了?

  这些数据等于在告诉我们,河南全省只有郑州、洛阳、开封是可以落脚和中转的地方。

  河南全省在携程可查询到的各类住宿的数量是13829,约等于山东青岛一座城市的数量。

  基础施设薄弱,市场需求低迷,由此可见一斑。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河南经济发展过度集中在核心城市,造成大部分地区基础配套不足,这是制约旅游发展的一大障碍,也是大量旅游资源闲置的根本原因。

  洛阳一己之力,带不动全省

  最后看一下河南旅游的过往走势。

  河南旅游一直算是稳步成长,她并没有经历贵州和云南2010年以前的低增长阶段,因此在2013到2016年期间旅游收入甚至在对比的四省之中排在了第一。

  但是由于增长趋势不强,成长动能有限,在2017和2018两年被贵州和云南超过,且差距还在迅速拉大。

  如上表所示,河南只有郑州和洛阳在带动全省旅游产业收入,或者勉强可以再加一个开封。而如果考虑到郑州的商务附加,河南全省将只有一个洛阳在旅游领域是能打的。而面对全省这一地鸡毛,结果只能是带不动。

  激活本省人出游热情是当务之急

  在没有查阅详细信息时,本以为河南旅游是又一个逆风飞扬的案例,能够再一次颠覆大众认知,结果却是再一次证明了中国旅游产业整体发展水平的低下。

  云台山的网络宣传做得很好,可是看看焦作的旅游收入,看不到任何有一个强大旅游IP存在的迹象。近日云台山景区又被文化和旅游部通报批评,限期三个月整改,看来也只是宣传做得好了。

  强运营不一定会带来好的运营成绩,亚细亚风光十年后的惨淡结局,作为前车之鉴已经在那里了。

  旅游和商场本质上干的是一样的买卖,虽然一个是贩卖风景、游乐和体验,一个是贩卖商品和体验,但真正关键核心是打动人心,或者换一种说法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而要做到这一点,不仅仅是河南,全国很多景区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而对于河南旅游来说,郑州少林寺作为旅游景点来说已经许久没有听到消息了,云台山显然还很稚嫩,单靠洛阳龙门石窟未来的路注定很难。

  河南旅游的当务之急是如何激活本省人的旅游热情,让大家都能经常周边转转,让全省的旅游产业能够均衡发展,也让更多的旅游资源重现生机。